據悉,本月上旬美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唐弗里德明確表示:鑒于美國和印度的外交關系頗為重要,所以美方不會因為和俄羅斯的強化貿易而制裁印度;至此印度政府還“欠”著美國兩項制裁,其一是特朗普政府時期因為向俄羅斯購買S-400反導系統,美方數次揚言對印度進行懲戒性制裁,但最后都作罷。另一件事是印度對俄貿易“超限”問題,僅在前10個月印度對俄原油的進口量相較上個財年同期就激增了400%,為俄方提供了大量資金。
消息提到,莫迪利用其“特殊地位”大發一筆橫財,將對俄進口的廉價石油出口到全球其他國家,美方則出于拉攏的目的不對其采取措施。但他們和俄羅斯越來越緊密的關系招致歐洲不滿,東歐一些反俄立場的國家指責莫迪“故意向俄羅斯提供軍費”。恰巧印度又是今年G20的輪值主席國,二十國集團首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將于2月24日至25日在印度班加羅爾召開,印度同樣沒有拒絕俄羅斯參加。
22日,彭博社爆料了一篇消息稱:他們得到內部人士的一些情報,印度在首場會議中甚至不打算使用“戰爭”(war)一詞描述俄烏沖突,他們更愿意將其稱作是“俄烏危機”。因為在會議開始之前各方已經劍拔弩張,可能還會繼續上演去年的情況:西方國家已經計劃在聯合聲明中再次對俄譴責,G20中的其他國家對此持不同意見,雙方爭論不休難以達成共識。主辦方印度的態度對西方非常不利,他們提及“俄烏危機”時包括對俄中立的態度讓西方難以展開“批判行動”,這是顯而易見的。
有分析還認為,既然印度已經為會議亮明了“民主、對話和外交”的主題,主動炒作俄烏沖突的可能性就很低。況且印度采取“危機”一詞為俄羅斯的軍事行動降溫,不愿意過度渲染軍事行動。而西方則希望所有國家和他們用“入侵”來形容俄羅斯,去年G7團體多次用“侵略”來描述俄方,并對其加以譴責。在當前印度和俄羅斯貿易和外交關系都在上升的情況下,印度更不可能跟隨西方的立場,也會讓他們在會議上非?!皩擂巍薄?/p>
值得一提的還有,美媒彭博社也在文章中表達了對莫迪政府的不滿??姆Q如果此次G20財長會議最后沒有使用“戰爭”一詞描述來俄烏沖突,這必然會和去年G20峰會達成的共識有所背離,且是一種倒退。對此有評論認為:“西方總想轉化他們的立場成為‘全球立場’,所有國家都要圍繞著這些所謂的世界中心一起指責俄羅斯;但他們沒有想到這是在一場經濟會議上,合作和和談才是會議的主題;基于這種情況急于強迫其他國家跟隨西方指責俄羅斯,是一件非常難以理解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