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婆媳矛盾就是一道難解的題。
有的婆媳之間相處勢同水火一般,甚至達到了老死不相往來的程度,如果婆媳關系惡劣到如此地步,那么絕不會是一方的問題,雙方都有責任。
不過,在大多數婆媳之間,她們是可以和睦相處的。當然,像那種親如母女的感情,畢竟是鳳毛麟角,基本上能顧及大面,做到不吵不鬧,相敬如賓,已經算是很好了。
俗話說:先有好婆婆再有好兒媳,婆婆以身作則,給兒媳樹立一個正面形象,平時對兒媳像對自己女兒一般疼愛有加,兒媳若是懂得感恩,自然會對家人更好一些。
廣東的一位網友分享了一段感人的短視頻,有一位退休了的阿姨,每月退休金高達一萬多,但是阿姨每月只留下1000元的零花錢,余下的一萬元,全部交給兒媳,她的舉動讓無數網友羨慕 又感動。
“又發工資嘍!”一位身材瘦小,頭發花白的老人,手里拿著一沓錢,笑吟吟地拿給對面的兒媳。
老人家看起來有60多歲的年紀,慈眉善目,精神矍鑠,據老人的兒媳講,婆婆的退休工資比較高,每月一萬多,但是她生活簡樸,花費極少,所以,每個月的退休金,婆婆就留下1000元的零花錢,其余的大頭1萬元,全交給兒媳,補貼家用。
婆婆這一交就是整整11年,這11年來,婆婆幫著兒媳把兩個孩子養大,每天洗衣做飯,從來不會閑著,絲毫沒有怨言。
看老人家笑嘻嘻的模樣,一看就是心地善良,通情達理的老人,有人質疑她把退休的錢都給兒媳,自己不攢著點,怎么這么傻?老人家淡淡一笑,她說:“兒媳是在家里操持家務事,里里外外都是她打點,這錢交給她去安排,我放心。再說了,媳婦好了,全家都好。”
老人的話堪稱睿智,一個家里,媳婦好了,全家才會都好,團結和睦,幸福安樂,正是應了那句話:家和萬事興,而家和的首要條件,是要有一個好兒媳,妻賢夫禍少。
婆婆對兒媳是充分信任,老人的心里很明白,看人準,知道兒媳是個顧家過日子的好女人,所以才會把自己的退休金悉數交給兒媳去使用,去安排。
試想一下,如果兒媳是個不務正業,成天游手好閑,吃喝玩樂的女人,婆婆會放心把自己后半輩子的積蓄交給她管理嗎?肯定不會!
網友們對這位婆婆充滿了羨慕和敬佩,他們表示:婆婆是真正把兒媳當作一家人看待,就好比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
有網友羨慕地說:我要是有這么好的婆婆,做夢都得笑醒。
還有網友對兒媳說:遇上這么好的婆婆,是兒媳上輩子修來的福氣,等婆婆年邁的時候,好好伺候,回報她的恩情。
有這么高的退休金,想必婆婆原先的單位很好,年輕的時候為國家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當然,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作為兒媳們不能單純按照這位老人的標準去要求自家婆婆,只要婆婆心地善良,對兒媳視如己出,那都是好婆婆。
先有好婆婆再有好兒媳,婆婆對兒媳好了,兒媳懂得感恩,自然全家人和睦團結,其樂融融,這就是咱們普通老百姓眼中的幸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