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政府網
石河子政府網www.shz.gov.cn石河子政府網于2004年1月正式開通,是由新疆石河子市人民政府主辦,由石河子市信息化管理辦公室承辦的政府網站,是石河子市政府對公眾服務的窗口。自2004年1月正式開通以來,在市黨委、市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網站得以快速、健康發展,訪問量增長迅速。石河子政府網本著“公開、公平、高效、便民”這一宗旨,成為政府與群眾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同時也是石河子市政府及各職能部門對外宣傳、政務公開、網上辦事、政民互動的平臺,經過多次改版升級,現已成為石河子市電子政務的特色品牌。
www.shz.gov.cn - 2020-09-30 - 收藏沅陵政府網
沅陵政府網www.yuanling.gov.cn 沅陵是一塊獨具魅力的土地。58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漢、苗、土家等66萬勤勞勇敢的沅陵人民。這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舊石器時代,沅陵就有人類漁獵農耕,繁衍生息。自漢高祖5年置縣,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歷為郡、州、路、府、道和湘西行署治所,曾是湘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境內現有楚秦黔中郡遺址、秦代二酉藏書洞、唐代龍興講寺、明代虎溪書院和辰州三塔、曾經幽禁過張學良將軍的鳳凰寺和湘西剿匪勝利紀念園等眾多名勝古跡。這里山川秀美,生態良好。武陵、雪峰兩大山脈交匯于此,沅江、酉水兩條河流穿境而過,五強溪、鳳灘、高灘等三座大中型電站坐落于此。境內有湖南省最大的人工湖——五溪湖風光,有借母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曾用“一縣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為君清”的詩句,高度贊譽沅陵山水之美。風光秀麗的酉水畫廊,被評為“新瀟湘八景”之一。這里民俗薈萃,風情獨特。境內有苗族、土家族、侗族、白族等24個少數民族,傳統龍舟、辰州儺戲、跳香、斗鳥和山歌等民俗文化絢麗多姿,被授予“中國傳統龍舟之鄉”,辰州儺戲、傳統龍舟和沅陵山歌被列為國家
www.yuanling.gov.cn - 2020-09-30 - 收藏上虞市人民政府網
上虞市人民政府網www.shangyu.gov.cn上虞地處杭州灣南岸,位于杭州與寧波之間,總面積140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5公里。總人口77.94萬,下轄18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整個地貌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格局。 上虞之名,得于虞舜。據《太康地記》:“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縣。百官從之,故縣北有百官橋。亦云舜與諸侯會事迄,因相娛樂,故曰上娛(娛通虞)。”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設縣,隸屬會稽郡。1992上虞撤縣設市。 上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中,就已經有了“上虞”的文字記載,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縣歷史,是浙江省建縣最早的縣份之一,是全球最早的青瓷發源地之一,也是經典愛情故事梁祝傳說中女主人公祝英臺的家鄉。在歷史上,形成了“舜會百官”、“東山雅聚”、“白馬春暉”等三次名人大聚會,涌現出了被譽為“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者和啟蒙思想家”的王充、“東山再起”典故的謝安、中國山水詩開創者謝靈運、國學大師馬一浮、氣象學家竺可楨、“茶圣”吳覺農、電影名導謝晉等著名鄉賢。
www.shangyu.gov.cn - 2020-09-29 - 收藏哈密政府網
哈密政府網www.hami.gov.cn哈密是新疆的東大門。東與甘肅省酒泉市相鄰,南與巴州相連,西與吐魯番、昌吉州毗鄰,北與蒙古國接壤。總面積15.3萬平方公里,轄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和伊吾縣,總人口58.39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31.9%,城鎮人口占61.1%。 哈密有“新疆縮影”之稱。東天山橫貫哈密東西,將哈密分割為南北兩塊區域。獨特的地形特征造就了自然景觀極具新疆特色,融大漠、綠洲、雪山、松林和草原于一地,旅游資源類型全、特色濃、潛力大,文物古跡眾多,被譽為“游哈密,走遍天山南北”。 哈密文化多元。自古就是東西方文化、西域與中原文化的薈萃地和交匯口,既有中原文化的脈絡,又保持著古老的傳統少數民族風情,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多元文化在這里碰撞激蕩、薈萃交融、和諧發展。哈密木卡姆極具東疆特色;哈密歌舞、書畫、剪紙、刺繡等民間藝術五彩繽紛;哈密瓜園、自然民俗村等都保持著古老與生態文明。 哈密被譽為“瓜鄉、煤都、風庫、光谷、樞紐”。
www.hami.gov.cn - 2020-09-29 - 收藏松陽政府網
松陽政府網www.songyang.gov.cn松陽縣位于浙西南山區, 建縣于東漢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是麗水市最早的建制縣。縣域面積1406平方公里,轄3街道5鎮11個鄉,401個行政村,總人口23.83萬。全縣“八山一水一分田”,中部松古平原為浙西南最大的山間平原,素有“處州糧倉”之稱,主要河流松陰溪貫穿全境由西向東匯入甌江。 松陽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曾是處州的經濟文化中心,曾出現唐代道教天師越國公葉法善、“宋代四大女詞人”之一張玉娘、南宋左丞相葉夢得和明《永樂大典》總編撰王景等百名進士。松陽文物古跡眾多,有被譽為“浙江第一塔”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延慶寺塔和“戲曲活化石”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松陽高腔;還有青瓷中的極品國寶級館藏文物南宋青瓷鳳耳瓶。全縣還有石倉古民居群、黃家大院、明清街坊和兄弟進士牌坊等眾多歷史文物古跡。松陽還是革命老根據地縣,以安岱后村為中心的浙西南革命根據地,被國家列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www.songyang.gov.cn - 2020-09-29 - 收藏桐城市人民政府網
桐城市人民政府網www.tongcheng.gov.cn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北距省會合肥98公里,南至安慶市68公里,是皖西南的交通樞紐和承東啟西的通衢之地,更是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前沿陣地和合肥經濟圈南翼門戶城市。206國道、合九鐵路、滬蓉高速等三大交通動脈縱貫全境,水路菜子湖通江達海,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現轄1個國家級桐城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省級雙新經濟開發區、12個鎮和3個街道,總面積1571平方公里,總人口75萬。 桐城歷史悠久,文風昌盛,為江淮文明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春秋時期即稱桐國,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式建縣,1996年撤縣設市,歷時1200余年。其間人文勃興,代有英才。唐宋兩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詩名,一以畫顯。明末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方以智堪稱“十七世紀罕與倫比的百科全書式”大學者;張英、張廷玉“父子宰相”勤于政事,經世濟民,名揚天下;以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清代文壇200余年。近現代桐城名人有美學宗師朱光潛,一代大哲方東美,革命家、外交家黃鎮,農工民主黨創建人章伯鈞,巨型計算機之父慈云桂。京師大學堂首任
www.tongcheng.gov.cn - 2020-09-29 - 收藏黃山區政府網
黃山區政府網www.hsq.gov.cn黃山區地處南方諸省入皖的要沖位置,是華東“四名”(上海名城、杭州名湖、蘇州名園、黃山名山)國際旅游線的重要一極,是安徽省“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黃金旅游區的集散地和休閑度假中心,距離屯溪、蕪湖、安慶等空港,京九、皖贛、滬銅等交通動脈,均不到150公里。全區國土面積1775平方公里,總人口16.3萬,轄9鎮5鄉和1個街道辦事處。黃山區集造物之精華,山水多嬌、風景如畫。境內山脈縱橫連綿,水系發達,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稱,是典型的山區、庫區。1970年建成的陳村水庫(即太平湖),是目前全省最大的人工湖,也是全省唯一的部屬水庫。黃山區旅游資源豐富,擁有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景區等多項桂冠的世界名山黃山坐落于南,享有“黃山情侶、江南翡翠、東方日內瓦”等美譽的太平湖靜臥于北,區內共有太平湖、芙蓉谷、東黃山、九龍瀑、翡翠谷5處4A景區和神仙洞、虎林園、翠微寺等30余處高品位景點,是全省4A景區最多的區縣,是集名山、秀水、茂林、幽谷、奇洞、飛瀑、人文于一體的旅游勝地。國家級水利風景名勝區、省級
www.hsq.gov.cn - 2020-09-29 - 收藏長安區政府網
長安區政府網www.changanqu.gov.cn歡迎您進入西安市長安區政府網! 長安地區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之一,原始社會先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西周文王、武王在這里建立灃京、鎬京,形成中華文明的新起點。秦、西漢、隋、唐等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在長達千余年的歷史中,長安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向世界展示著自己的風采,與雅典、開羅、羅馬并稱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以其輝煌的歷史聞名于世。
www.changanqu.gov.cn - 2020-09-29 - 收藏龍川政府網
龍川政府網www.longchuan.gov.cn龍川縣位于廣東省東北部,東江和韓江上游,北界江西尋烏、定南,東連五華、興寧,南接東源,西臨和平。全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充足。全縣面積3089平方公里,轄24個鎮、315個村,總人口97.09萬人,有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32.7萬人。 龍川建縣歷史悠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始置龍川縣,至今有2228年的歷史,是南越王趙佗的“興王之地”,是廣東最早立縣的四個古邑之一,2009年12月,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認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2011年4月,被中央黨史研究室確認為“中央蘇區縣”。置縣之初,疆域遼闊,包括現在的龍川、五華、興寧、河源、和平、連平等縣境,以及新豐、陸豐、紫金、尋烏(屬江西省)等縣的部分地方。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以后,龍川縣曾多次析置新縣。舊縣治龍川城(今佗城)是最早的龍川故城,自秦至民國,為縣或州治所,素有“嶺南古城“之稱,見證了2000多年來龍川人文歷史的嬗變,被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城。1949年6月始,縣城遷至老隆鎮。
www.longchuan.gov.cn - 2020-09-29 - 收藏壺關縣人民政府網
壺關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壺關人民歡迎您www.huguan.gov.cn 壺關縣位于山西省東南部,地處太行山東南端,東與河南省林州、輝縣兩市接壤,西與長治市郊區、長治縣為鄰,北與平順縣相連,南與晉城市陵川縣毗鄰,是長治市的“東大門”。因縣城北有百谷山(今名老頂山),南有雙龍山,兩山夾峙,中間空斷,山形似壺,且以壺口為關,因而得名壺關。全縣總面積1013平方公里,東西長46公里,南北寬42公里,轄5鎮7鄉1個經濟開發區,390個行政村,總人口3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萬人。有耕地32萬畝,其中糧田28萬畝,人均耕地不足1.1畝。年平均氣溫8.9℃,年均降雨量574.5mm,無霜期153天,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境內地勢東高西低,地質類型以奧陶紀石灰巖為主,是典型的干石山區,平均海拔為1252米,山地面積占到全縣總面積的74.5%,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www.huguan.gov.cn - 2020-09-29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