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WTI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迅速下跌至30美元/桶,降至4年來的最低水平。自2016年2月以來首次跌破30美元大關,這是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的第一次。
雖然說,原油價格下跌的表面原因是俄羅斯拒絕了沙特阿拉伯提出的日均150萬桶的追加減產方案,談判的破裂加劇了市場人們對加劇原油供給過剩的擔心,直接推動了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
但實際上,原油產量談判破裂對世界油價下跌只是壓垮油價下跌的最后一棵稻草,對世界經濟未來增長預期的悲觀和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程度不可預期等因素的疊加才是導致國際油價崩盤的重要原因。
原油暴跌!國際油價重挫31%,導致期貨市場全線跌停。中東股市直接熔斷,倫敦原油期貨繼上周五大跌8.5%,沙特股市亦暴跌超過8%,3月9日亞太時間開盤后,直接跳空大幅低開到67.46%,下跌了32.54%;日經225指數重挫近6%,韓國綜指、新加坡STI指數均下跌4%左右。受原油下跌影響,石化產品無一幸免。
世界原油大跌對我國油價的直接影響有多大?到底是好是壞?很多分析意見不一。有的人認為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對我國的影響并不大,因為我國的原油儲備充足,短期內國際油價的上漲與下跌對我國的影響不大。
對我國來說,國際原油價格對我國的影響最大的有三個:
一是國際原油的價格大跌會導致各石化產品的價格下跌。
原油價格影響的不僅僅是原油,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將對一些與原油相關的行業產生直接的影響,如燃料油、瀝青、PTA、甲醇、聚丙烯等,如今受國際原油價格大跌的影響,上述石化產品的主力合約全部跌停,而將成為下游能化成品短期運行的主導因素。
因此,我國各石化產品的價格將受到較大的影響。
二是國際股市影響會對我國股市形成直接的沖擊,并帶動我國股市下行,特別是與石化相關的板塊和產品受到直接沖擊
海外股市的上漲和下行都會對我國的股市產生一定的影響,雖然我國的股市可以走出獨立行情,但在國際大勢之下,我國股市仍然會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
今天開盤后我國股市上證指數下降73.22點,下降2.41%應該就是受海外市場的影響。雖然受到了較大的影響,但畢竟仍然算是影響在一定程度內。
中石油石化板塊跌幅也僅為1.9%左右,可見表現相對穩定。但未來如何走勢仍然會受到國際原油價格的沖擊。
三是雖然說此次國際油價的崩盤,對于中國這般凈進口國而言反而是好事。
很多人覺得國際原油的下跌,正可以大量進口原油以滿足我國原油價格的降低。
但從各產業鏈細分環節看,不同產業鏈對我國的影響并不相同,對上游開采及衍生油服行業仍然構成利空,中游的煉化行業會由于受益于成本的降低而產生正面拉動效應。
同樣更重要的是,由于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對我國以出口為主導的企業仍然有一些不利的沖擊。畢竟國際經濟形勢的穩定才是良好的出口環境。(麒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