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依然十里讀書聲。
在最后沖刺的日子里,好多學子都在夜以繼日,筆耕不輟。拿出十二分的勁頭,以贏得最后絢麗的綻放。
這節骨眼上,還有人不甘寂寞,為了一點兒流量,拿出偽命題,制造輿論。
前幾天有人發出兩張照片。一張是衡水中學學生穿著樸素的校服早上6點站著捧書早讀的照片,另一個是北京某中學生穿著華麗的禮服迎接節日的照片。兩張照片形成鮮明的對比,文章內容是闡述各種不公平,下邊是幾萬個隨聲附和的評論。
我感覺,對于衡水中學的學生而言,他們需要做的事情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借助高考來改變自己的人生,乃至改變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
但對于大多數北京某中的學生而言,高考對于他們來說更多就像是走一個過場,他們之后的人生基本上都會由自己的父母和家庭提供巨大的支持,只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做,基本上就能夠擁有很好的生活。
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也許就是來自上一輩人的支持和努力。
所以一個有些可悲的現實就是,如果你并非出生在“大富大貴”的家庭,那么你有可能就要去犧牲你人生的一部分享受,去為你的下一代人爭取更多的受教育權利,以此來幫助他們,讓他們站在你這一代人的肩膀上,有更高的平臺,去接觸原本看不到的風景。
無論在怎樣的社會當中,貧富差距和不同社會階級之間的差異都是一定會存在的,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有好多種,一時半會兒改變不了。如果我們始終盯著這個差距去自怨自艾,往往只會徒增煩惱。不如趁早去開闊視野,擬出一些開明的想法并付諸行動,做出一些明智的努力,以此來改變整個家庭的發展軌跡。
也許北京某中的學生父輩或者祖父輩當年經歷的也是衡中學生的歷程;也許若干年后,衡中學生的后代也能過上北京某中學生那樣的幸福生活。
很多時候,別人只看到化蛹成蝶后的絢麗多彩,殊不知這絢麗的輝煌背后都是用你看不到的蛻變的艱苦歷程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