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美國經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今年三月,美國硅谷銀行破產,成為美國次貸危機以來最大的金融機構倒閉案例,引發了銀行業流動性危機。另外,美國當前面臨的另一項問題是,其債務上限已經突破31.4萬億美元的上限,這意味著如果債務上限得不到提高,美國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面臨經濟、金融災難。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發出了警告,呼吁提高債務上限,以防止出現災難性后果。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決定采取行動。
中國罕見增持美債
根據最新的報告,美國仍然依賴于日本和中國這兩個海外“債主”。截至2023年3月,日本持有美國國債達到1.1萬億美元,而中國則為8693億美元。與2月份相比,日本增加了59億美元,而中國則增加了205億美元,結束了去年7月以來的減持趨勢。這意味著,盡管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這兩個國家在美國資金中的份額依然很大。
據報道,中國已經開始增持美債,這是一個令人意外的轉變。此前,中國陸續拋售了4679億美債,從去年7月開始逐漸減持,今年2月更是拋售了106億美債,使持倉量降至8488億美元,創下自2010年6月以來的新低。但從今年3月開始,中國卻開始增持美債。這個轉變的原因還不明確,但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是出于對美國經濟的信心,或者是為了保持匯率穩定。無論如何,中國持續增持美債可能會對全球市場產生重要影響。
為什么中國選擇在此時增持美債?可以從以下四個角度進行分析:
首先,增持美債符合中國的利益。盡管美國國債的風險還是存在的,但是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外匯儲備大國來說,購買美國國債仍然是一種較為穩妥的投資選擇。此外,由于全球疫情的影響,各國央行都在大規模放水,經濟復蘇的預期也越來越高,購買美國國債也是穩健的選擇。
其次,中國增持美債有助于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金融市場的波動會對全世界產生重大影響。因此,通過增持美國國債,中國可以為國際金融市場注入更多的流動性,從而提高市場的穩定性和預期。
第三,增持美債可以與美國加強貿易合作。盡管中美貿易摩擦存在著一些分歧,但是雙方都應該認識到,兩國關系的發展對世界和平與穩定的意義非常重大。因此,通過增持美國國債,中國可以向美國傳遞良好的合作意愿,為未來合作打下更加穩固的基礎。
最后,增持美債可以轉移資產風險。在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的情況下,中國需要采取措施來降低風險并保持資產安全,這也是外匯儲備的主要目的之一。雖然美國國債存在一定風險,但作為全球最大的債券市場,其流動性和安全性無疑是其他市場所無法比擬的。因此,增持美國國債可以使中國的外匯儲備更加分散化,減少整體風險,同時也是對全球財經市場運行的信心和支持。當然,中國在增持美國國債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求其他可行的投資機會,以確保其外匯儲備的長期收益和穩定性。
中國出于好意,美國反而對華反制
中國在購買高額的美國國債時,是出于幫助美國度過危機的良好意圖。但是,美國卻對中國不僅不予感激,反而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
近日,美國再次宣布執行對華鋼鋁關稅的“232條款”。此舉無疑再次展示了美國對于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堅定態度。這種行為也讓國際社會對美國的貿易政策產生了疑慮。此舉可能會引發其他國家對美國進行反制措施,加劇全球貿易局勢的緊張程度。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出口國之一。美國采取這樣的做法將對中國的鋼鐵行業和整個經濟造成不良影響。
然而,中國不會屈服于任何形式的經濟壓力和威脅。中國已經采取了有效的應對措施,如推動內需增長、加強創新和改革開放。同時,中國也呼吁所有國家遵守多邊貿易規則,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