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合肥作為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近年來,合肥突飛猛進,正在積極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
在合肥,有從零開始做新型顯示產業,10年時間達到千億元產值規模的京東方;有入圍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占據中文語音技術市場70%以上份額的科大訊飛;有可穿戴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的華米科技;有全國首個定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入園企業400多家的“中國聲谷”;有誕生在此的首款國產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有18個量子比特糾纏刷新的世界紀錄,有科大國盾、本源量子和國儀量子公司在內的“量子一條街”。近幾年來,合肥培育、引進集成電路企業近200家,形成了全鏈條產業生態圈,是全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最快、成效最顯著的城市之一。重慶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重慶制造業隨著重慶經濟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門類簡單到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式發展;從傳統老工業基地到可持續的現代產業體系構建;從粗放生產到高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加持……重慶統計局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重慶工業結構實現了從門類簡單到齊全,從以勞動密集型工業為主到向勞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共同發展的轉變。尤其是直轄以來,重慶通過產業集群式發展,打造了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費品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在數字技術推動下,一批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新制造快速崛起,2018年,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已突破2萬億元。余杭
伸縮臂式機械手、自動傳輸帶、焊接機器人、載著物品快速跑動的AGV小車……幾臺機器人相互配合,相繼完成沖壓、焊接、噴涂、裝配等工序,組裝完成一臺吸油煙機。這是老板電器智能制造基地日常作業的其中一個場景。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制造產業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余杭則見證了中國制造業數字化升級的風起云涌。扎根于余杭的老板電器,通過一系列數字化升級,也走出了制造企業的智造之路,不斷引領著中國廚電行業的數字化升級。